莊閔茜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日本智慧能源週東京開展,台廠瞄準屋頂太陽能、AI充電技術搶商機

日本第21屆智慧能源週19至21日於東京盛大開展,主題館包含氫能、太陽能、電池、智慧電網、風能、生質能、火力發電、碳中和、循環資源等,被譽為亞洲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再生能源展,看好當地發展機會,台廠積極進軍日本市場。
2025-02-19
News

【圖解】台電累虧4200億、千億補助遭刪,立法院預算中心提5方向改善營運

儘管國際燃料價格已從俄烏戰爭高點回落,台電的財務壓力仍未減輕,累計虧損高達4,200億元。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台電92%的負債比才是根本問題,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報告則進一步示警,台電面臨重大資本支出過度依賴融資、閒置土地未善加利用、輔助服務成本飆升,及再生能源平均購電費率持續上升等挑戰。
2025-02-17
News

綠電採購指南4》台達拚2025台灣廠辦100%用綠電,永續長談購電心法:不要猶豫先買再説

台達電對外宣稱2030年要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與碳中和目標,目前全球廠區使用再生能源比例已達76%,若單指台灣更高達80%,進度遙遙領先其他國內電子業。這背後耗時兩年布局,才多買到再生電力、接續再一年買到適合的非綁定再生電力憑證,逐一克服購買挑戰。
2024-12-03
News

綠電採購指南3》3法規變動,掀再生能源售電業整併潮?業者:技術力是勝負關鍵

台灣的《電業法》2017年大幅修法後,開放民間售電,把綠電賣給台電以外的客戶,催生了「再生能源售電業」角色,像是正崴集團旗下富威電力、台泥旗下的能元超商,以及全民電廠起家的陽光伏特家都投入售電生意,市場迅速蓬勃發展。
2024-12-02
News

綠電採購指南2》企業購電協議年成長55%,綠電價格怎麼走?專家提醒採購2要點

隨著人工智慧(AI)、網路資料中心(IDC)、半導體蓬勃發展,企業對綠電的需求持續攀升,但自2020年台灣第一度綠電交易以來,「買不到綠電」話題持續延燒。《RECCESSARY》綠電研究員洪于涵認為,台灣綠電市場買賣價差較大,無法有效率地滿足市場供需,造成綠電供不應求。隨著國內外減碳政策上路,推升綠電購買需求,她提醒企業在採購綠電,需確認綠電需求並考量品質要求、多家比價提早進行談判。
2024-11-29
News

綠電採購指南1》盤點綠電市場3大變動!泛官股售電、綠電沙盒升級,為何風電成企業淨零關鍵?

國內再生能源主力為太陽能與離岸風電,當產業對綠電需求與日俱增,除了太陽能,如何讓企業更容易取得離岸風電,成為接下來綠電交易市場的觀察重點。《RECCESSARY》推出「綠電採購指南」系列專題報導,透過盤點法規變化與對策建議,作為企業購買綠電的參考。
2024-11-28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3》碳權交易有助企業減碳?專家剖析2大難題,碳交所怎麼回應?

當碳有價時代來臨,碳費、碳權已經成為企業減碳重要推力。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上線,但碳權經過交易或拍賣,移轉僅限一次的限制引發外界質疑,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直言,現階段的碳權交易機制「缺乏價格訊號」、「流動性不足」,這兩大問題難以促進企業自主減碳。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2》碳權一噸2500起跳,現在該買嗎?買賣雙方曝真實心聲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ECCESSARY》訪問潛在買賣雙方,他們對於國內碳權市場有哪些期待?
2024-10-21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