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星星電力拚2027上市!啟動一站式「Power Bank」後售電量能衝多少?高層揭獲利關鍵
泓德能源旗下售電平台星星、儲能部門星佑能源已於5月底合併,今(3日)宣布轉型全新營運模式「Power Bank」,整合發電、售電、電力批發與交易代操4大服務,打造一站式綠電解決方案。預計星星電力2026年登錄興櫃,並以2027年掛牌上市為目標,屆時綠電合約容量將挑戰1.5GW(百萬瓩),全年售電量上看9.3億度。
2025-07-03
Exclusive
天能綠電3年登頂售電龍頭,總經理揭2關鍵:綠電自由市場潛力無窮
從規模只有2人的小辦公室,雲豹能源轉投資售電平台天能綠電在短短三年成功登錄興櫃,並獲得玉山金控、Gogoro、元太科技等超過50家企業客戶青睞,市占達到3成,成績穩居全台售電業第一。
2025-07-02
News
川普《大而美法案》衝擊再生能源解析:風光電減300GW,高綠電需求AI產業將轉向哪國?【圖表】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當地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產業陷入低潮。聯邦參議院近期提出的最新版《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稅收與支出法案,更進一步加快取消風電、太陽能與電動車等補貼,並加重賦稅。
2025-07-01
News
產業減碳系列》 造紙業撕下砍樹標籤,華紙、正隆、榮成推2大策略邁向永續
紙張材料源自天然,可分解可回收再利用,但紙張的製程不如大眾想像乾淨,台灣造紙業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約440萬公噸,占全台總排放量約1.7%。為降低環境的衝擊,華紙、正隆、榮成等大廠紛紛提高替代能源比例,並藉由紙類回收再利用,朝環境友善發展。
2025-06-30
News
自然正向成COP30主軸!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引關注,學者點出台灣5推動方向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以「自然」為主題,強化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正向價值。為將私人資金引導到自然領域,近年來也有許多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包括森林、海洋等自然碳權,將來「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Biodiversity Credits、Biocredits)的發展也備受矚目。
2025-06-26
News
台灣海洋能潛力有多少?富貴角、澎湖成波浪能開發熱點,產業界曝3大發展挑戰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若能有效開發海洋能源,將有助於推動綠電多元化,但海洋能發展在台灣仍面臨多項挑戰。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理事長莊閔傑今(25日)於「海洋能產業發展論壇」上指出,目前技術已非主要瓶頸,關鍵問題在於土地與法規牽涉層面廣泛,不僅缺乏明確指引,也不清楚哪些區域可以設置,因此需要建立更多示範場域,推動海洋能邁向商業化。
2025-06-25
News
廢棄太陽能板釀環境危機!回收難、利潤低,國內外企業怎麼解決?
太陽能是全球能源轉型重要的發電選項,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發布「2025年再生能源容量統計(Renewable capacity statistics 2025)」,2024年新增再生能源裝置量達到585GW(百萬瓩),總容量提升至4,448GW,風光占比高達96.6%,其中4分之3來自太陽能。
2025-06-25
News
新加坡重振碳市場信心,推「自願性碳市場指引」明訂企業買碳權4重點
碳權是企業抵銷無可避免碳排的方法,然而近幾年碳權品質爭議重挫自願性碳市場,為此新加坡氣候變遷秘書處(NCCS)、貿易和工業部(MTI)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攜手,聯合推出「自願性碳市場指南」草案,指引企業如何使用碳權,鼓勵將碳權列為減碳計畫一環。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