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 TCAN)是由五個台灣環境非營利組織所組成,透過研究與倡議,加速台灣氣候行動,達成2050淨零目標。目前針對「氣候法與碳定價」、「產業低碳轉型」、「再生能源發展機制」、「地方氣候行動」四議題設立議題小組推動倡議工作。
Research

從德國組閣角力看氣候政策:解析兩大黨能源、產業立場,台灣能從中學到什麼?

德國素來是氣候行動的領頭羊,但本次大選結果顯示,氣候議題在政治優先順序中退居次位。保守派基民/基社聯盟勝出、中間派社民黨失利,使得新政府的氣候政策方向充滿變數。在兩黨展開組閣談判之際,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德籍特約撰述宋諦明(Tim Steczka)以及總監趙家緯深入剖析雙方的氣候、能源政策差異,探討德國當前氣候治理面臨哪些挑戰,並反思台灣可借鑑的經驗。
2025-03-14
Research

台灣企業寧繳碳費不減排?《氣候法》上路滿2年,分析為何改善碳費政策比推行ETS更急迫

《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實施滿2週年,其中碳費政策本應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推手,然而執行進度落後、優惠措施過多,導致企業減排壓力不足。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檢視政策缺口,並對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ETS)的推動風險提出分析,呼籲政府應優先填補碳費機制漏洞,確保碳定價發揮實質減碳效益。
2025-02-14
Research

深度解析台灣NDC 3.0計畫:確立非核減煤路徑,想達成淨零轉型還缺3塊拼圖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剛落幕,台灣氣候行動網路研究中心分析2035年第三期國家自定貢獻(NDC 3.0)行動計畫,點出目前NDC3.0 減碳規劃仍不足以讓台灣達成2050淨零的法定目標,並建議可從能源轉型加速、完善耗能產業轉型政策工具、運輸減碳規劃3方面優化,可讓減碳目標從40%提升至47%。
2025-01-24
Research

台灣NDC 3.0減碳新目標將出爐!借鏡德氣候保護合約,重工業如何加速淨零轉型?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召開第三次會議,提出2035年第三期國家自定貢獻(NDC 3.0),訂定台灣的減碳新目標。本文作者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方鈺宜、趙家緯、林怡均建議,台灣可參考德國的「氣候保護合約」,透過碳差價合約機制,協助製造部門投資新興低碳技術,以落實淨零目標的達成。
2025-01-10
Research

COP首個「數位日」聚焦AI氣候應用、高能耗對策,台灣綠色數位政策能否跟上?

綠色數位討論正受矚目,近年由於人工智慧(AI)技術大幅增進,其也成為氣候核心議題之一。歐盟於2024年通過的《人工智慧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將AI與氣候變遷議題應用納入;各人工智慧發展重點ICT產業也參與氣候變遷議題。然而,在AI如何促進氣候變遷議題解方之外,其能耗是否成為氣候目標的絆腳石也是現今的討論熱點。
2024-12-06
Research

解析台灣深度節能之路:從高耗能產業到資料中心,4方向補強政策法規

節能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策略,為加速淨零轉型,今年8月行政院已通過深度節能推動計畫,預計4年投入353億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對此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怡均撰文指出,若要深化節能行動,針對高耗能產業與快速擴張的資料中心,必須要有更積極的政策工具及法規。
2024-11-15
Research

台灣碳費過低風險浮現?日韓星擬調升費率,3步驟確保污染者負責

雖然碳定價制度,可鼓勵企業低碳轉型,但何謂合理費率,不同利害關係人見解不一。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為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其於審議會中與其他2位委員共同提出一般費率應以每噸500元起徵、優惠費率B為300元、優惠費率A為150元的提案,其於本文中說明此費率提案緣由。
2024-10-21
Research

化「難減部門」為「必減部門」:先行者聯盟公布6大行業減碳進展,台灣如何借鑒?

COP26後成立的「先行者聯盟」7月發佈階段性報告,分析各行業的減碳進展,「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針對台灣難減排部門的現況提出觀察。
2024-09-19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