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渝

胡湘渝在《RECCESSARY》擔任碳市場分析師,主要聚焦各國溫室氣體排放法規、企業碳成本效益分析,協助企業佈局減碳策略。同時,亦定期追蹤全球碳權市場動態,提供市場情境分析與模擬減碳路徑,並找出競爭優勢。藉由政策追蹤及產業面分析,提供接軌國際的市場觀點。
聯繫方式: sherry.hu@reccessary.com
Research

「碳中和」商品貴在哪?碳抵換帶來多少綠色溢價?用市面筆電、Apple Watch算給你看

碳中和系列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希望能搶攻重視環保的客群,以筆電市場為例,華碩和宏碁都是領先的製造商,兩家公司也預計陸續推出碳中和筆電系列,但究竟碳中和產品是否真正落實減碳,或是存在不合理的綠色溢價現象?
2024-07-30
Research

碳市場持續低迷,企業購買碳權如何判別風險?三大趨勢與策略一次看

台灣碳交所推出了首批由國際認證機構Verra認證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未來碳交所也計劃逐步推出更多「以自然為本」的高品質碳權。目前市場上的碳權種類繁多,價格範圍也相當廣泛,而且國際品牌偏好的碳權項目各有不同。企業如何清楚評估這些碳權的效益與風險?
2024-06-24
Research

碳權、綠電憑證將走向相同或分歧?從東南亞發展、SBTi改制分析未來趨勢

綠電市場以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為主要手段,而碳權市場則透過碳定價機制來減少總排放量,兩個市場在目標相似的情形下,未來是否走向愈趨相同或日益分歧?以下將以東南亞地區為例,逐步刻劃未來可能的市場輪廓。
2024-06-03
Research

碳費衝擊台灣水泥業!以台泥、亞泥為例算出減碳成本效益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紛紛推出碳定價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台灣企業而言,如何因應碳費政策以及有效實施減碳策略,已成為關鍵議題之一。其中,水泥業作為高碳排產業之一,自然也承受著相應的壓力與挑戰。
2024-04-23
Research

台灣碳交所5年內碳權代表什麼? 破解碳權年份迷思

台灣碳交所2023年底賣出首批碳權,並規定碳權年份須為5年內、須經核發機構認可等一系列標準。其中,關於碳權年份應該在5年內的這項標準,背後意義究竟為何?認證機構黃金標準(GS)認為年份的遠近實際上並非優先考量因素,新加坡碳稅則限制僅能使用2021年後的碳權,碳權的新舊是否真的會影響其價值?
2024-03-26
Research

東南亞碳定價制度為何分歧? Carbon Forward Asia研討會深度解析

當前全球碳市場的發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3月7日至8日在新加坡登場的Carbon Forward Asia集結了產業專家與學者,就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進行深入討論。與會成員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韓國及歐盟等地,並聚焦於兩大議題,分別為亞太地區碳市場的發展,以及全球自願性碳市場的未來。
2024-03-21
Research

產品不是寫「碳中和」就行 四大對策讓企業避免陷入漂綠爭議

近幾年漂綠事件頻傳,該現象也逐漸引來各國政府的關切。2024年1月,歐洲議會通過了《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將禁止企業使用過於空泛的環境聲明,如「淨零」、「碳中和」等用詞;美國《綠色指南》也已進入法案修訂階段,希望能反映最新的環境標準。隨著國際上防漂綠政策愈臻完善,企業在積極減碳之餘,也應釐清其中的法規風險,才能最有效地展現優勢。
2024-02-21
Research

2024年碳市場焦點一覽:歐美氣候政策影響大、亞洲將成新興舞台

當前全球碳市場正面臨著關鍵時刻,2023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影響程度橫掃全球;中國儘管受限於交易驅動力不足,碳價仍出現歷史新高;而韓國為改善一再低迷的市場情緒,也推出了國家首個碳中和計畫,國際市場的劇烈變化在在說明了碳市場在全球所展現的重要性。有鑑於此,《Reccessary》將聚焦回顧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以及2024年的政策展望,希望投資人藉此掌握最新市場動態。
2024-01-24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