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您所搜尋的「」結果如下:

亞太醫療永續轉型論壇
全球展會

亞太醫療永續轉型論壇

2025-11-05
中小企業加速永續實踐論壇
全球展會

中小企業加速永續實踐論壇

2025-10-31
2025新加坡國際能源週
全球展會

2025新加坡國際能源週

2025-10-27 - 2025-10-31
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首度公開:訂3大指標衡量效益,目標2050年循環利用率增2.5倍
News

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首度公開:訂3大指標衡量效益,目標2050年循環利用率增2.5倍

廢棄物若能轉化為「資源」,將釋放龐大商機。2025年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活動今(22日)開幕,環境部也首次公開「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部長彭啓明指出,路徑圖的目標之一是提升資源回收利用率,計劃2050年將循環利用率提升至24%,較基準年2022年相比增加2.5倍。
2025-10-22
越南燃油機車禁令衝擊日廠供應鏈,本田銷量暴跌、Vinfast逆勢成長4倍
News

越南燃油機車禁令衝擊日廠供應鏈,本田銷量暴跌、Vinfast逆勢成長4倍

越南宣布禁止燃油機車進入河內市中心的政策,引發跨國供應鏈破產危機。日本政府及機車製造大廠本田(Honda)、山葉(Yamaha)與鈴木(Suzuki)近日已向越南當局表達擔憂,警告若禁令倉促實施,可能造成大規模失業,並呼籲政府設置過渡期,以便產線與供應鏈有充分調整時間。
2025-10-22
「讓原鄉被市場看見」!工商界與原鄉會簽MOU,共推碳匯ESG平台落實公正轉型
News

「讓原鄉被市場看見」!工商界與原鄉會簽MOU,共推碳匯ESG平台落實公正轉型

除了能源轉型,公正轉型、生物多樣性同樣是邁向淨零關鍵。工商協進會與台灣原住民族鄉鎮市長總會昨(21)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攜手推動「原鄉碳匯ESG平台」,共同促進自然碳匯的發展。
2025-10-22
全球航運碳定價機制生變!IMO淨零框架延後一年,產業該如何善用空窗期?【分析】
News

全球航運碳定價機制生變!IMO淨零框架延後一年,產業該如何善用空窗期?【分析】

經過數日激烈談判,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於10月17日表決決定,將「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 NZF)的討論延後一年。在這段政策空窗期中,產業該如何應對成為接下來的關鍵課題。
2025-10-22
再生能源2030年拚3成,能源專區如何解決「風光瓶頸」?專家揭突破關鍵【分析】
News

再生能源2030年拚3成,能源專區如何解決「風光瓶頸」?專家揭突破關鍵【分析】

經濟部上月26日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展望未來十年的用電需求評估跟電源開發規劃,預估未來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落在1.7%、再生能源目標2030年達30%。然而目前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僅11%,太陽能、離岸風電發展雙雙遇上瓶頸,要如何迎頭趕上?
2025-10-22
東協布局SMR低碳商機!新加坡組核能專案小組,越南擬首度開放民間投資
News

東協布局SMR低碳商機!新加坡組核能專案小組,越南擬首度開放民間投資

東南亞各國對發展核能日益重視,新加坡近期正審慎評估將核能納入國家能源結構的可能性,目前已在能源市場管理局(EMA)與國家環境局(NEA)成立核能專案小組,評估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先進核電技術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已決定重啟核電的越南,也有意開放私人企業參與SMR研發。若提案順利通過,將為越南的低碳能源發展寫下新里程碑。
2025-10-21
台灣全時無碳電力報告出爐:5%用電需求達CFE80可省255億元,點名3種綠能是達標重點
News

台灣全時無碳電力報告出爐:5%用電需求達CFE80可省255億元,點名3種綠能是達標重點

繼RE100之後,全球正邁向難度更高的24/7 CFE(全時無碳電力)目標。為評估台灣的可行性,英國非營利機構TransitionZero今(21日)發布「台灣全時無碳電力的系統級影響報告」,指出若2030年台灣電力需求中的5%能在逐時(24/7)基礎上,以無碳電力(CFE)供應其80%的負載,每年可減少約500萬公噸碳排,並節省高達新台幣255億元,成本比現行電價還低。
2025-10-21
熙特爾9月營收衝上5.91億創新高,自製電池、EMS雙引擎推進海外儲能布局
News

熙特爾9月營收衝上5.91億創新高,自製電池、EMS雙引擎推進海外儲能布局

熙特爾在2025年9月營收爆發,單月營收達5.91億元新台幣,較8月大增約9倍、年增高達12倍,創下公司成立以來單月新高。本月營收暴衝的主要原因,是高雄一與高雄二E-dReg案場的電池吊掛與安裝作業進度加速,公司依「完工比例法」認列大量EPC工程收入所致。
2025-10-21
1 2 3 4 5 6 7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