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减碳管道系列 – 内部碳定价

EN

根据碳揭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组织的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全球有超过1200家企业正在实施内部碳定价,并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此快速增加的关键原因是气候相关财务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以下简称TCFD)将其视为重要的评估项目之一。 因此,可以预期企业在未来不仅需要每年出具财报,同时也需要出具气候报告。 不同于永续报告书,气候报告更强调将风险量化,并与财务表现连结。 在TCFD可能必须为企业所采用的状况下,也就造就内部碳定价实施的必要性。

为什么企业应该实施内部碳定价?

内部碳定价被列为重要评估项目的主因是其带来的三个效益。 首先是作为投资决策参考,常见的作法为导入隐含价格或影子价格。 举例来说,企业可根据曾经实施过的减碳项目,计算出平均单位减量成本作为隐含价格。 当减碳行动的成本低于隐含价格时,其意义为鼓励企业对其进行投资,反之则应暂缓该项投资。 以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为例,其爱尔兰工厂在2011年时提出了自建风机的投资案,然而当时评估每单位的减碳成本为每吨840美元,高于其设定的隐含价格每吨730美元,因此决议暂缓执行; 直到近年随着风电与光电的建置成本下降,单位减排成本降至低于730美元后才开始逐步投入此类再生能源投资。

其次为加速低碳转型与创新,常见的作法为采用「内部碳费」以创立气候资金。 内部碳费系指将企业内部各事业单位的排放量转化为日常营运成本,计算方法为各单位排放量乘以事先制定的费率,并缴纳该金额作为企业的减碳基金,供企业减碳投资或奖励减碳使用。 内部碳费制度也同时促成企业内部建立减碳共识,将资源引导到低碳投资。 知名的企业案例如微软,其将全球100多国的营业据点都纳入管制对象,收费范围涵盖范畴一、二和三[1],费率公式为内部基金需求÷特定期间排放量。 2020年起改采分项目每吨USD 5-15不等的固定费率,所得的资金用于再生能源采购、排放抵换投资以及环境技术创新。

最后一项为促使企业达成减碳目标,常见的作法为使用「内部排放交易」或「内部碳费」以改变员工行为及推动各式节能项目等。 内部排放交易与欧盟排放交易(ETS)的运作逻辑类似,即先建立减量目标再分配许可排放量,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该模式将排放额度分配给各个受管制部门,各部门可以自行规划减碳措施或向其他部门购买额度,其价格水平由供需决定。 知名的企业案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其以各事业单位年排放量减少1%为标准进行核配,并为所有配额编列序号、标注年份及发放单位等,以便后续交易与追踪流向。 而后,其美国阿拉斯加油田事业因未达成目标,故向美西中洲天然气探勘与采集事业购买额度,配额价格区间落在每吨7美元到36美元左右。

综合前述三个主要效益,企业可以根据己身的需求与目标,选择合适的定价方式。 目前全球企业采用的定价方式分布如下图一。

图一、不同内部碳定价方式的使用比例[2]

不同产业与地区的实施现况

虽然内部碳定价制度已逐渐普及,其在不同产业的使用比例仍有显著差异。 目前而言,能源与化石燃料产业受气候变迁的冲击较为明显,加上同时是许多碳排放管制机制的首波目标对象,因此有高达六到七成的企业已开始实施内部碳定价,例如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BP。 此外,由于金融业积极导入TCFD和CDP以评估投资组合的环境风险,使其实施比例快速增加,年增幅达约6%。

图二、采用内部碳定价的产业分布

若以地域划分,目前实施内部碳定价的企业仍多位于欧洲。 然而,以增长幅度而言,亚洲表现最为出色,2022年相较2021年已有10%的增幅(欧洲地区的增幅为5%左右),增加部分主要来自中国企业。 在未来两年内,亚洲地区预计新增520家企业导入内部碳定价,大幅超过欧洲的360家、美洲的250家及非洲的20家,反映了亚洲企业对于净零趋势的危机意识与积极布局。

内部碳定价适用对象

内部碳定价属于由上而下,配合企业内部评估与各项减碳措施的实践,以改变原有的营运行为并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碳管理策略工具,从价格制定方法、应用制度的建立到各部门的落实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设计与定期修正。 企业实施该制度的动机可分为推动低碳投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变内部行为等,均属于自发性而非来自外部压力。 因此,内部碳定价适合已有碳排放数据、减碳压力较小或已达成相关制程优化的企业实施; 针对有急迫减碳压力的企业,改变物料、制程和投入节能措施则仍是当务之急。


[1] 范畴三排放特别针对商务差旅,其费率自2022年从每吨15美元提高至100美元。

[2] 数据引用自CDP报告。

 

 

企业减碳管道系列— 负碳技术
东盟区域性再生能源凭证系统的挑战与机会
Back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