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来碳捕集项目的奖励政策明显增加,但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本月发布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市场调查报告,全球推动减碳以实现2050年的氣候目标方面,仍未取得足够进展。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2030年碳捕集项目 预计仅净零情境目标四分之一
报告指出,虽然去年见证到了大力推动碳捕集项目的奖励,例如欧洲和美国为此增加了70%的税收抵免,同时计划对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商实施强制性碳封存,但仍需要做出更多行动,来弥合预期的碳捕集能力及实现气候目标所须减排量之间的差距。
标准普尔使用「排放者驱动」方法,对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装置进行了由下而上的评估,同时考量到国家吸引力、项目分析、排放者概况、碳定价和排放量等因素。
他们的预测指出在2030年之前,CCUS营运项目每年可能仅捕捉国际能源总署(IEA)净零情境所要求的10亿吨中的25%,凸显了当前气候行动依然不足。
标准普尔表示,尽管北美与欧洲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占预估碳捕集力的2/3以上,但CCUS产业仍须增加来自全球的支持,以符合气候目标。
根据IEA的永续发展情境,CCUS为后期关键减碳技术,但有分析指出該产业与发展目标差距甚远。 (图片来源:IEA)
CCUS产业 仍待技术创新及政策面突破
把2050年CCUS捕集能力展望与更具雄心的目标相比,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全球暖化限制在1.5°C内,会发现这个差距更加明显。
标准普尔预测在2050年前,碳捕集能力将达到每年22亿吨,而中国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不过,该数字仅占IPCC在1.5°C情境下所需减碳量的4%。
为了弥合此差距并实现气候目标,CCUS产业必须在政策、技术创新等关键驱动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迹象表明,尽管在未来30年装置容量将有所增长,但仍须做出更多努力使CCUS成为可因应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