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聚焦供应链可持续策略的「2023亚洲永续供应+循环经济会展」(TASS 2023)11月22至24日于高雄展览馆举行,本届活动一大亮点为10场跨产业专业论坛,其中由台湾永续供应协会与经济部产发署循环经济推动办公室携手举办之「2023台湾循环经济大联盟论坛」(2023 Taiwan Circular Economy Forum)以「净零永续循环共生、产业扎根经济共好」为主题,汇集永续能源基金会、台塑、安永、永丰余等各领域精英,探讨循环经济的创新实例,为绿色供应链最佳解方激盪出新火花。
(图片来源:TASS)
净零法规增多、可持续人才不足 循环经济面临新挑战
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简又新表示,「台湾是全球供应链最重要一环」,因此从供应链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指循环经济在减少全球45%以上温室气体发挥极大作用,但因材料开采增加,导致全球经济循环率逐年下降,从2020年8.6%至2030年仅7.2%。
简又新也点出循环经济减碳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变化影响了关键原料出口、各国因应净零法规如雨后春笋、产品生命周期在科技发达下更透明化,以及可持续人才不足,提醒身为国际大品牌供应链的台湾企业做好准备,找出具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提升竞争力。
台塑买绿电凭证、研拟SBTi减碳有成 迈向2050碳中和目标
台塑总管理处安卫环中心副总黄溢铨,分享集团达到碳中和之因应策略,包括以AI改善制程、建置再生能源、购买绿电凭证及碳权、研究「科学基础减量目标倡议」(SBTi)方法等。 他谈到,台塑因水、电用量大,因此早在2006年成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推动小组,并于2020年成立ESG推动组织,朝2050碳中和目标前进。
在减碳策略下,台塑排碳量从2007年最高峰6,148万吨,降至2020年5,183万吨,2022年再减至4,729万吨,降幅达23.1%。 集团以2007年为基准,制定了短中期目标,分别要减碳20%、35%。 因应长期减碳,台塑将寻找低碳或零碳能源、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建置光伏、风力等绿电,其中估计低碳能源转型可望带来3,241万吨的减碳成效。 台塑曾和学术机构合作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虽遭遇高成本、额外增加碳排等挑战,但认为长期减碳仍有赖新技术,呼吁台当局协助业者引入先进技术及可行的减碳方法。
净零与财务获利一体两面 安永建议企业盘点ESG价值蓝图
净零没有捷径,各国正适应碳预算(Carbon Budget)带来的新经济冲击,安永ESG服务负责人曾于哲,以会计师身份谈为何要净零,直指最大风险正是攸关人类生活福祉、甚至是经济体存亡的GDP(国内生产毛额)。 他指出,科学家在全球央行联席会议中估计,如果不做净零,人类面临最大损失高达-25%的GDP。 台湾身处国际贸易枢纽,GDP首当其冲,曾于哲从财务长视角建议台湾企业实施净零应面向全球,不只是岛内产业「以大带小」,更要与世界大厂合作。
他也强调,台湾在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力是创新,而减碳即创新,包括制程方法、数位转型等,鼓励业界继续开拓。 企业做ESG仍以成本面出发,曾于哲从ESG委员会观点建议各产业立即行动,包括导入ISO 14064完成含范畴三的温室气体盘查、采用再生能源并逐年扩大至RE 100、导入内部碳定价,以碳管理作为信息整合的基础,并开始与客户商议「绿色报价单」,提早找到有力的市场定位。
永丰余五大循环实践零废弃 延伸材料经济效益、连结自然
永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思治在谈到集团的循环策略之前,首先提醒,循环经济固然可减缓气候变化及资源耗竭,但距离净零仍有一大段路,因为全球碳排仍居高不下,坦言对许多国家喊出的2050净零目标不太乐观,除非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碳排大国减排,以及改变既有经济模式,从固碳技术等以自然为本的解方出发,实现再生。
刘思治分享,永丰余通过智能制造、开发新材料等,实现了五大循环。在纸循环方面,工纸使用回收纸的比例高达97%;能源循环方面,造纸过程所使用的蒸汽与电力,来自制程所产生的回收废弃物,包括木质素(Lignin,俗称黑液)、沼气及固体可再生燃料(SRF)发电;在水循环中,利用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技术,只需4小时就能分解水中有机质,转化为沼气。
至於碳循环方面,永丰余植林面积逾3万公顷,从造林到造纸实现固碳产业链;农业循环中,集团经历12年研发,以传统农废的稻秆和麦秆为原料,制成生物浆(Biopulping)nPulp,不仅延伸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也使人类与自然生态的连结更紧密。
刘思治强调,五大循环非各自独立,而是互相推进,创造更大的循环价值。 他期许各产业透过TASS 2023实现跨界多元合作,一同推升台湾产业继续深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