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风电高峰论坛邀集产官学 聚焦台湾风电本土化与国际布局

EN

「2023离岸风电高峰论坛」20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聚焦台湾离岸风电现况、布局及绿色金融发展,与会讲者不约而同认为,台湾风电发展愈趋成熟,本土化商机无限,下一步有望打国际盃前进东南亚。

离岸风电产官学人士齐聚论坛,交流台湾政策的现况与挑战。(图片来源:镜週刊提供)

台湾今年估增百座风机 朝2025年达5.6GW迈进

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致词时表示,风电不是外资专利,台湾必须扶植国内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呼吁民营及国营行库都投入,预期第三阶段区块开发的第1期、第2期融资需求将达新台币8,000亿元。

郑文灿以「青少年转大人」,来形容台湾离岸风电发展现况,目标在2025年累计装置容量达到5.6GW,之后以每年新增1.5GW的速度发展。台湾现行有3座离岸风厂,共260座风机运作中,累计装置容量达到2GW。

经济部长王美花在会中分享,欧洲有国家核发执照需5至10年,「如果在台湾早就被fire掉」,她认为台湾离岸风电发展较有效率,且在克服疫情、供应链等问题后,风场建置愈来愈顺利,预估今(2023)年将会增加100座风机。

台湾风场秋冬期间发电效果佳,今年9月离岸风电发电量创新高。(图片来源:经济部)

中钢Wind-Team拼在地化 本土开发商吁重视畸零区块

积极响应台湾风电发展的中钢,从2016年组成「风机零组件国产化产业联盟」(Wind-Team),已有丰富本土化经验,总经理王锡钦在会中表示,「我们总计有27项的在地化项目,以採购金额估算占比超过6成,是台湾本土化比例最高的离岸风场。」

台亚风能总经理吴坤达自豪表示,公司是台湾唯一「纯本土」开发商,「纯到一个外国人都没有」。他认为,台湾的固定式风机发展进入尾声,接下来关键是浮动式风场,预期在第三阶段第3期就会启动,且在完整风场开发完后,剩下的畸零区块,也应该受到政府重视。

吴坤达向《Reccessary》表示,以前业者不做,是因为风场越大效益越好,但随着企业购售电合约(CPPA)价格提高到4元以上,有助于畸零风场、小型风机的发展,他呼吁政府降低门槛,让更多开发商愿意尝试,才能分散风险。

吴坤达(右一)认为,台湾风电业者已有实力打国际盃。(图片来源:镜週刊提供)

台亚风能总座看好越南 陆域风电先行开发利多 

台湾风电国产化后,业者下一步要打国际盃,身兼天力离岸风电董事长的吴昆达透露,已经与越南当地厂商洽谈合作,他认为越南缺电适合「断崖式发展」,也就是「不要慢慢铺、直接上」,且看好陆域风电先行,接下来才是离岸,他同时也提到北越的近岸风电,「用陆域的成本,享受海域的容量因子」,有机会成为开发商的敲门砖。

吴昆达表示,打算从擅长的叶片维修等风机运营下手,从小项目开始试水温,希望之后能扮演国际大型开发商的桥樑,但他也提醒,越南相关法规不够完善,履约能力证明及信任度仍有疑虑,「还没有CPPA的话,投资风险就相对较高」。

相关主题
沃旭暂停美国2计划 风电业前景黯淡?
台湾智慧能源週规模创新高 氢能与地热等多元创能受瞩目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