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日本智慧能源周28日登场 直击氢能、零碳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EN

日本智慧能源周28日在东京登场,主办单位预计参与人数有望创新高突破7万人。 (摄影:许祖菱)

亚洲最大能源展「日本智慧能源周」(Japan's World Smart Energy Week)2月28日至3月1日于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Tokyo Big Sight)举行,这场被誉为国际能源领域的重要盛会,设有氢能、燃料电池、光伏、风电、智能电网、碳中和、循环经济等18座主题馆,吸引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逾1, 600个参展商共襄盛举,包括捷热能源(JERA)、本田(Honda)、夏普(Sharp)等知名日企,主办单位RX Japan估计今(2024)年人数将超过7万人次,可望再攀高峰。

本田氢燃料电池休旅EV首亮相 捷热主打数字电厂计划

日本第二大车厂本田(Honda)发表全球首度亮相的氢燃料电池电动休旅车(CR-V e:FCEV)。 本田首席工程师上野台浅雄(Asao Uenodai)表示,这是本田出产的第一辆氢燃料电池电动休旅车,加满氢燃料状态下可行驶超过600公里,该款新车预计在29日开放下订,今夏上市,预计售价为810万日圆(约人民币38.7万元)。

本田在本次展会首度发表的氢燃料电池电动休旅车,吸引许多路过民众驻足拍照。 (摄影:陈又嘉)

目标2050年前达成净零碳排的捷热能源,此次展出了数字电厂计划(Digital Power Plant, DPP)以及预计今春在碧南火力发电厂(Hekinan Thermal Power Station)展开的混烧氨气试验,估计其中20%燃料将由氨气替代。JERA这次主打的数字电厂计划,透过将人工智能(AI)导入现场设备,优化发电厂运作,并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协助发电厂转型。 目前该产品仅在日本国内贩售,并正筹划出口其它市场。

JERA团队介绍导入AI的数位电厂计画。 (摄影:许祖菱)

今年赴日参展台湾厂商有士林电机、泓德能源、台湾钙钛矿、茂迪光电等十多间企业,台湾钙钛矿在本次展览发表了「Windows ZERO创能窗」、IoT自供电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等产品。 贸协本次特别规划了台湾区。 外贸协会产业拓展处专员王永宁表示,这是台湾企业疫情后首度重返日本能源周。

安达知彦在论坛谈及日本未来十年的脱碳投资规画。 (摄影:许祖菱)

产官学研齐聚论坛多达200场 锁定氢能、储能及零碳发电

本届智慧能源周大大小小论坛达200场,首日登场讲者包括经济产业省、东京都政府多名官员,以及捷热能源、本田、巴拉德动力系统(Ballard Power Systems)等企业领袖,内容涵盖氢能、零碳排火力发电、电池储能。 接下来两日将出席论坛之重量级讲者还包括日立(Hitachi)、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企业代表,以及日本前环境大臣、现任众议员小泉进次郎(Shinjiro Koizumi)。

此活动展现了日本持续致力再生能源创新的承诺,强化该国能源来源多样化之战略,特别扩大在氢能领域的投资力道,未来15年内将在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15万亿日元,并计划2030年前建立整合的商业供应链。

日本首发政府绿色债券GX 未来十年发行总额上看20万亿日元

为协助日本产业脱碳并成长,日本政府今年2月中旬发行了全球首个政府气候债券「绿色转型经济债券」(GX bond),经济产业省官员安达知彦(Tomohiko Adachi)28日出席「日本智慧能源周」 表示,政府未来10年的发行总额计划达20兆日圆,期望藉此刺激投资,使脱碳投资总额在10年内逾150兆日圆,并强调政府希望透过GX绿色债券,为电池、先进芯片等有助于长期减碳的新兴技术获得资金。

安达知彦在论坛谈及日本未来十年的脱碳投资规画。 (摄影:许祖菱)

捷热能源副社长渡部哲也(Tetsuya Watabe)在「零碳排火力发电前景」(Prospects for Zero Emissio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论坛中也提到,作为日本发电规模最大的公司,JERA目标在2025年使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达5GW(百万瓦),并在氢氨供应链扮演要角。 他表示,捷热为达到2050净零目标规划了三大路径,包括发展再生能源与零碳排火力发电、为各国规划能源转型路径,以及智慧转型。 近期就宣布了与印尼PLN EPI的合作,并提供印尼整体能源转型的建议。

渡部哲也出席「零碳排火力发电前景」论坛,提到捷热能源的全球布局。 (摄影:许祖菱)

MWC:行动通讯业碳排下降6% 欧洲减最多
特斯拉碳权销售再创新高 去年收入达17.9亿美元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