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Stock)
由于森林碳抵换效益遭质疑,让航空公司与其他主要碳权买家开始避开交易市场,导致碳权期货从2021年高点至今崩跌90%,恐拖累全球减碳进度。
《日经亚洲》报导,因为预期碳权需求疲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碳权期货大跌,其中涵盖航空碳排的抵销期货价格在11月打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
欧洲能源巨擘壳牌执行长萨万(Wael Sawan)在10月曾表示,公司已经放弃每年1亿美元的碳抵消支出计画。过去这家英国公司经常透过私人、自愿市场购买碳权,用来抵销液化天然气生产、运送所产生的碳排,更曾计画在2030年年底前,每年购买价值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权。
私人碳权通常涉及保护自然的碳抵换,例如森林保育计画,如果通过私人机构认证对环境有益,开发商就能发行碳权,但包含剑桥大学教授等专家,近期在审视过18个大型森林保育计画后发现,实际减排效果只有承诺的6%。
森林碳抵换效益近期遭到外界质疑。图为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森林碳计画「Kuamut 雨林保育计画」。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而私人碳权市场交易规模仍然很小,2022年总量为19亿美元(约人民币135亿元),占政府公用碳权交易系统不到1%,但私人市场一般都被认为是政府计画的补强方案。
美国碳市场管理公司Carbon Direct预估,今年私人碳权发行量将较去年减少5%。随着航空与能源公司推迟采购,开发商似乎也在减少发行或暂缓计画,恐将对全球减碳造成严重冲击。
但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的政治角力,让各国难以在全球碳权系统上取得共识,让专家仍看好自愿性碳权市场,碳市场观察(Carbon Market Watch)的法规专家克鲁克(Jonathan Crook)表示,如果某个自愿性标准或计画获得部分国家青睐,那将会立下一个标竿,还可能吸引大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