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4年五大可持续发展关键 范畴三减碳与亚洲选举入列

EN

(图片来源:iStock)

国际能源总署(IEA)预估,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今(2024)年将超过4,500GW,几乎与化石燃料相当,企业势必更关注绿能可持续发展趋势,网路媒体《Eco-Business》归纳出5大足以改变产业与社会的关键因素,包括范畴三供应链减碳、亚洲电动车发展、选举热潮、漂绿意识以及人工智能引发的劳工权益问题。

范畴三供应链减碳

国际组织碳披露计画(CDP)公布的企业环境行动追踪(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ction Tracker)报告显示,企业在2023年披露自身范畴三碳排的比例,较2019年翻了一倍多,关注度大幅提高的原因包括,相关监管单位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准则及可持续实践。

例如国际永续准则理事会(ISSB)在2023年6月公布碳排揭露准则,包括一般性永续披露(IFRS S1)与气候披露(IFRS S2),且在政府组织与关键利害关系人的要求下,企业也得采取更积极的举措提高透明度,透过不同管道设置目标并承诺实现,像是取得科学基础减量目标倡议(SBTi)的认证,其中就包含公布范畴三碳排。

亚洲电动车发展

近年中国电动车市火热,销量几乎占全球市场的1/4,其他开发中国家脚步相对缓慢,包含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都在积极发展电动车产业,尤其泰国是东南亚汽车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在相关补贴及免税等诱因下,其电动车销量已占整体车市的9%,而印度尼西亚则打算以丰富镍矿优势,吸引海外汽车及电池制造商,在当地建立电动车供应链。

泰国首款国产纯电动车「NEW MG4 ELECTRIC Thailand Edition」。 (图片来源:上汽正大集团)

另外,2023年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期间,英国、瑞典、德国等56个较富有的国家,承诺为新兴市场提供金融、供应链发展、专业技术协助,可望能改善车价较高且缺乏充电基础建设的问题,目标是在2030年让电动车成为可负担、易取得,有吸引力的选择。

选举热潮

全球有40个国家预计在今年举行大选,创下史上首例,其中有1/4集中在亚洲,不少专家认为,就算是新政府上台,也应该会遵循前朝的能源政策,例如印度尼西亚现任总统佐科(Joko Widodo)的镍矿出口禁令预料会延续。

但印度尼西亚环保团体「印尼环境论坛」(WALHI)矿产与能源活动企划经理雷垒(Rere Christanto)表示,针对镍矿下游对环境的冲击,台面上的候选人都没有表达意见,「曾有候选人的政党支持矿业与煤炭法,对印度尼西亚的伤害有增无减」。

印度尼西亚今年2月举行总统大选,3位总统候选人(右起)甘贾尔、普拉伯沃和阿尼斯,对能源政策主张各有主张。 (图片来源:普拉伯沃脸书

漂绿意识

根据调研机构英敏特(Mintel)统计,74%的亚太地区受访者,希望品牌能注意环境议题并带领解决气候问题,而不只是依循政府与相关组织的长期减碳计画。英敏特亚太区总监马修(Matthew Crabbe)表示,随着企业开始应对气候变化,信任与保证将成为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ESG)的核心。

马修补充,「品牌方可以解释自己如何减少厨馀及产品包装、降低能源与用水消耗、以及如何将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商业模式,或者拿出多少盈馀支持可持续行动或相关组织,让消费者清楚感受到企业的正面作为。」

人工智能与劳工权益问题

人工智能热潮席捲全球,尤其是生成式AI,英敏特的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亚太区受访者担心AI取代他们的工作,马修表示,随着愈来愈多企业靠AI提升产能、降低成本,进一步保护劳工的想法将会出现,「消费者需要时间调整、学习,如何让科技更贴近个人,进而引发讨论与创新,有意识地让虚实融合。」

IEA:2023年可再生能源成长50% 增速20年来最快
国际碳权交易疲软 芝商所期货价格创新低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