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排放配额价格上扬 彭博估全球碳市场将破8千亿美元

EN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10月25日在其展望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碳权交易量因俄乌战争而下滑,但预估今(2023)年全球碳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美元,达到5%的年增率。

新加坡全球碳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今年推出其现货交易平台CIX Exchange。(图片來源:Climate Impact X)

强制性碳市场预计持续推升碳价

致力发挥碳市场潜力的改革推升了碳排配额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全球碳市场扩张。不过,对能源负担能力及能源安全的担忧,仍或多或少影响了市场扩张。

尽管交易量低迷,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强制性碳市场仍将是立法机关未来十年的重要工具。巴西、墨西哥和印度即将推出新市场,而监管机构将继续对现有市场实施删减供给的改革,进而推升价格。

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到了2030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的配额价格将达到每吨149欧元(约人民币1,155元),高于目前约每吨85欧元的价格。同时预测加州与魁北克市场的价格,将在2030年前近乎翻倍,上涨至每吨63美元。

欧盟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但主导性正减弱

碳市场可分为强制性与自愿性两大类。强制性碳市场是依据国家、地区或国际政策及法规的要求而建立;自愿性碳市场则是非强制性、以自愿为基础的碳权交易。

强制性碳市场的具体形式之一为排放交易体系,其依循总量管制与交易原则运作。在此体系下,政府当局向受监管实体分配排放或污染排放权,也称作排放配额。

碳排超过配额限制的实体,必须向这些有剩余排放额度可出售的企业购买碳权,以促进排放交易。欧盟在2005年推出了全球首个国际ETS,自那时起,许多国家及地区也陆续建立了排放交易体系,其中部分已展开运作。

2021年,中国启动了全球最大的排放交易体系,预估此体系涵盖了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全球碳排量的7分之1左右。根据最近一份报告,尽管作为一座新市场遭遇了许多挑战,但中国的排放交易体系整体而言成功实现了其目标。

以交易量和整体价值来看,欧盟仍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然而,其主导地位正在减弱,欧盟占全球碳市场期货与拍卖量的75%,相当于目前约80亿个配额,与2017年的近90%市占相比明显缩减。

净零成本谁买单? 苹果环境副总裁强调不因减碳涨价
东京证交所展开碳权交易 估每年买卖50万吨CO2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