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塑料业如何创造循环经济 牛津大学团队列四条具体路径

EN

(图片来源:Freepik)

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塑料之未来」计画(Oxford Martin Program on the Future of Plastics)研究员公布一项推动塑料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雄心蓝图,期盼透过具体实践,引领全球塑料产业走向循环经济,以实现净零碳足迹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塑膠回收率極低加劇污染 每年碳排量逾十億噸

根据《Innovation News Network》,全球塑料产业的污染程度相当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超过10亿吨,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法国欧洲三大经济体的总排放量。

专家警告,如果不加以控制,该排放量可能攀升至每年40亿至50亿吨,使生态环境退化及气候变化问题加剧。而塑料回收情况使该议题更恶化,2019年,全球仅9%塑料废弃物被回收。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将结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并提出一项全面性策略,挑战推动当前塑料经济的主流科技、经济和政策。该团队提倡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并列出塑料产业转向可持续和净零模式所需的四项关键:

  1. 减少塑料需求:建议通过替代品和避免过度使用塑料,使未来塑料需求减少50%。
  2. 可再生能源转型:提倡塑料生产过程的转变,改用废弃生物质和二氧化碳等再生原材料,借此减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扩大回收利用:为可回收塑料制定95%的回收率目标,大幅提升目前的回收率。
  4. 整合可再生能源:敦促将塑料制造和回收结合可再生能源,同时极力减少其它负面环境影响。

研究共同作者、经济学家赫本(Cameron Hepburn)表示,问题在于,虽然塑料对全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剧烈影响,但却非常实用。 」

他谈到,我们的研究发现,创造循环经济以减少其负面影响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我们能将未来需求减少一半,改用非化石燃料制成的可再生塑料,并将其中95%进行回收,极力减少每一过程对环境的冲击。 」

(图片来源: iStock)

低碳科技仍难摆脱塑料 循环发展应先考量环境影响

赫本坦言这项挑战艰巨,但他们提出的转型路径可改变整个塑料系统,包括通过塑料的智能设计、经济和法规干预,以及避免过度消耗。

团队强调在四项目标领域协调行动的重要性,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保持一致。他们建议,塑料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应优先考虑最佳生产方式、资源利用、交付表现、废弃物管理和减少环境影响。

研究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化学教授威廉斯(Charlotte Williams)说明,「我们仍需要塑胶与聚合物(polymer)来制造电动车、风力发电机等未来低碳排科技,还有许多日常用品。 」

她指出,「目前全球塑胶体系完全无法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大规模实施这一系列非常大胆的措施,而且速度要快。 这是可解决的问题,但需要各界一起行动,特别是化学制造商。 」

2025大阪世博将展示捕碳水泥建筑 助营建业减碳
微软再签除碳协议加速气候目标 首次采购再生牧场碳权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