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越南2025年试行碳权交易所 人力与法规困难待克服

EN

越南碳权交易所预计2025年上线试营运,试点规定仍在研拟中,尤其是碳市场发展的政策、法律架构及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恐怕难以说服企业加入。

其中在碳盘查的部分,在2025年之前,企业必须将营运资料送交所属管理单位进行碳排量盘点;而2025年之后,企业必须自行操作,不过如何盘查、申报流程、评估稽核仍需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技术指导。

胡志明市政府希望吸引绿能投资者前来,并将碳权交易收入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图片来源:Unsplash)

越南政府2022年发布减碳清单,列出每年碳排量超过3,000吨的企业,共1,900多家,多数分布在能源、农业、交通、建筑领域。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气候变化局(MONRE)代表阮成功(Nguyen Thanh Cong)表示,许多企业对碳权交易很有兴趣,目前多数是为了落实减碳承诺,主动寻找碳权供应来源,但随着减碳转向强制性,碳排量较大的企业必须等待国家碳权配额,而为确保未来获得配额,这些企业必须事先进行碳盘查。

除了缺乏碳盘查机制之外,依越南投资公司Vinacapital,ESG 部门负责人武志功(Vu Chi Cong)表示,参考其他国家发展经验,越南在建立碳权交易所,最大困难的是人材不足,无论在人力数量还是专业方面都是如此。

碳权供应端的人力也相当缺乏,包括企业碳权鉴定与稽核,且因为多数得以高成本聘请国外专业人士,因此抵销了碳权创造的价值。

另外,第06/2022/NĐ-CP号议定规划于2025年成立碳权交易所,但越南当局还没决定地点、不排除与证券交易所结合,其中一个选项可能是北越,因为河内证券交易所表示自己有意愿承担,但胡志明市也有良好条件,因为该市有多家全国大型证券交易所,也是全国金融中心,且企图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另外胡志明市制定第98/2023/QH15号「试办发展胡志明市的特殊机制与政策」,优先吸引绿色能源策略投资者,并将碳权交易收入用于应对气候变迁、发展数位经济、绿色和循环经济,因此也被许多国际组织看好。

根据国家货币财政咨询委员会(National Financial, Monetary Policy Advisory Council)委员黎春义(Le Xuan Nghia),越南碳权超过4,000万个,主要来自森林、海洋、再生能源、节能等。不过,根据MONRE试算,越南全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高达3亿吨,相当于每人每年排放3吨,而排放量最大来源是能源,且未来能源耗量恐怕有增无减。

相关主题
越南建筑业减碳脚步慢 官员忧至今仍无「净零」大楼
越南担心电网超载 将以零元收购非自用屋顶光电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