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百日新政1》川普關稅重擊東協!清潔能源供應鏈掀洗牌,中國將扮演救星?

EN
加入收藏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稱要振興美國乾淨的煤炭產業。(圖片來源:川普社群平台)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4月30日迎來就職百日,期間他已簽署逾百項行政命令,強勢推翻前朝政策,更大動作拋出「關稅核彈」,掀起全球貿易震盪。川普消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市場也醞釀一股反ESG浪潮。《RECCESSARY》推出「川普百日新政」系列專題報導,盤點關稅衝擊、氣候政策與企業對策建議,深度解析川普執政下對再生能源產業衝擊與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造成全球市場恐慌,清潔能源產業也不例外,由於供應鏈短時間內難以調整,預料將對當地電池、電動車、太陽能影響最大,而正處於能源轉型浪尖上的東協國家,對美出口貿易大受影響,企業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美國清潔能源受創深,化石燃料成本也上升

《時代雜誌》(Time)指出,美國許多清潔能源產業的零組件都依賴進口,例如電動車生產需要的關鍵礦物、晶片等,都將受到「對等關稅」影響而推高價格。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預測,2025年公用事業規模儲能需求將增加18.2GW(百萬瓩),使整體規模再創新高,然而美國多數鋰電池都來自中國,因此可以預料關稅將持續墊高美國企業的成本。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淨零工業政策實驗室(Net Zero Industrial Policy Lab)聯合主任艾倫(Bentley Allan)認為,如果美國想建立完整的電池或太陽能供應鏈,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累績經驗及專業知識,如今提高關稅已經把大家嚇壞,最後結果恐怕適得其反。

此外,川普也針對進口到美國的鋼鐵、鋁課徵25%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勢必造成美國化石燃料成本的上升。

例如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紐約州都從加拿大進口能源,還有原油開採、運輸、加工過程會用到的鋼鐵、鋁材料,也都受到關稅影響導致成本增加。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MIT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副主任梅林(Michael Mehling)直言,關稅引發的通膨效應不光是進口成本的增加,還得思考它的外溢效應。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AI的永續兩難:科技推進與能源代價的平衡之道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4場:淨零目標不變,推動產業雙軸轉型打造「台灣綠色品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