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從ESG跨入SDGs:亞洲國家競相布局,日本混合金融策略為何值得借鏡?

加入收藏

TIIF 2025

第5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將於23日舉辦,今年主題為「投資未來:氣候解決方案、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攝影:莊閔茜)

「談ESG已經不夠,要接軌國際,進入更深層次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理事長陳富煒指出,今年是影響力投資的行動元年,透過SDGs重新審視社會需求,以投資帶動改變,創造對社會正面、可衡量且有實際收益的成果。學者也提醒,亞洲各國正積極布局影響力投資市場,台灣在此領域仍需加速追趕。

從跨國合作到在地實踐,論壇將分享影響力投資工具與經驗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將在23日舉辦第5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本次以「投資未來:氣候解決方案、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為題,4大主軸分別是自然解方、永續供應鏈、混合金融與家族辦公室,強調跨國合作與在地落實,由過往的「倡議」性質轉向「落地」,分享台灣已有的金融工具跟實務經驗。

即使ESG與SDGs有交集,但在全球趨勢中,僅追求ESG已經不夠,陳富煒認為,現在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地緣政治風險與極端氣候議題,需要更為下一世代著想,若SDGs做好,也可以實現ESG,可藉由一箭雙雕的策略創造地球、環境價值。

2015年聯合國宣布「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終結貧窮、消除飢餓、健康及促進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水資源和衛生條件、永續再生能源、就業與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減少不平等、永續城市與社區、負責任消費與生產、對抗氣候變遷、海洋生態保護、陸地生態保護,以及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拓展全球合作夥伴17項核心目標,已成為各界的合作、協作普遍架構。

延伸閱讀》SDGs一次搞懂|17項核心目標、台灣實踐案例,解鎖企業永續行動

台灣人壽金融投資一處處長暨副總經理許繼元表示,本次焦點主題在「自然解方」,氣候變遷對自然資本風險場控愈來愈模糊,對業界經營、金融風險都有風險,可透過業界分享提升掌控度。其中台灣人壽母公司中信金控也是台灣第一個公布氣候風險評估報告書的金融業者。

星展銀行集團也積極透過商業力量回饋社會,盼發揮更大影響帶動生態圈。星展台灣副總裁陳俊豪表示,星展基金會今年針對台灣市場,預計投入1,000萬新元(約新台幣2.4億元),協助弱勢團體與長者。

日本影響力投資指引

若要將資金導引到SDGs,其中混合融資、影響力投資是關鍵。(攝影:莊閔茜)

日本積極布局混合金融,亞洲多國角逐影響力投資話語權

要將資金導向SDGs,混合融資與影響力投資扮演關鍵角色。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永續論壇新學院院長方元沂指出,混合金融正走向主流,傳統上政府預算與人力有限,透過混合金融可整合公部門、私部門、慈善機構與社區力量,將制度、角色與人才協同運用,更有效回應在地需求。

今年的TIIF 2025也聚焦影響力投資不僅是金融商品,更強調建立透明衡量框架並與國際規範接軌。方元沂特別肯定日本透過制度成功帶動國內龐大的傳統金融力量,本屆論壇也規劃了「日本專題」,探討日本如何面對高齡化社會、氣候風險及少子化挑戰,並積極推動混合金融。

方元沂指出,日本從2020年起開始醞釀相關議題,至2023年政策成形,並透過內閣層級的「開發協力大綱」設定跨部會統一目標,2024年更發布關鍵的「影響力金融基本指引」,發展速度驚人。

整合跨部會資源可解決部門間溝通挑戰。方元沂提醒,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韓國等亞洲國家正競相布局影響力投資,「誰能提早投入發展,誰就能掌握話語權並參與制定標準」,而台灣在此領域已落後他國。

延伸閱讀》綠色金融新商機1》碳權保險、混合金融是什麼?金融業成產業永續推手,下一波浪潮在碳金融?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