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Stock)
新加坡正依赖现有技术减少碳排,从在水库装光伏板到从邻国进口绿能,同时关注进一步消减排放的创新途径。该国政府已宣布将提升碳捕集与封存(CCS)的研发,但要扩大该技术规模,目前仍面临许多障碍,也让部分专家质疑CCS是否能成为新加坡长期减排的良方。
新加坡积极投资CCS研发 同时向海外寻找储碳地点
据《海峡时报》报导,新加坡国务资政张志贤(Teo Chee Hean)今(2024)年2月曾在国会表示,CCS有助化学、发电业等排放大户更有效脱碳,提升其在绿色转型的重要性。
新加坡政府在3月表示,将拨款约1,200万新元,用于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包括捕集低浓度CO2的新方法。CO2排放往往以稀释浓度释放,这使得捕集变得困难,因此大量研究正开发以具成本效益方式捕捉CO2的技术。
此外,新加坡因缺乏合适地质构造,在当地储存CO2的潜力有限,并正与区域合作伙伴讨论将CO2运送他国储存。例如,该国已和印度尼西亞签署跨境CCS项目合作意向书,待完成后,将允许新加坡企业将其碳排储存在印度尼西亞。
新加坡政府也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及壳牌(Shell)合作,研究聚集该国碳排并储存在其它国家的可行性。产业界组成的集团S Hub也将和区域伙伴合作,确认潜在的碳封存地点。S Hub计划2030年前,开发每年可永久储存至少250万吨CO2的CCS项目。张志贤2月时也提到,马来西亚、澳大利亞和文莱也具强劲的碳封存地质潜力。
全球捕碳量仅占排放量0.1% CCS扩大利用面临阻碍多
目前全球运作中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约40个,其中约25正在建设中。另有300多个此类项目在规划阶段。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全球捕捉的CO2约4,500万吨,仅占世界排放量的0.1%。对照之下,新加坡S Hub每年将捕捉约250万吨来封存,不及该国全年总排放量5%。新加坡2021年排放量为5,770万吨。
尽管CCS在协助全球脱碳方面有其重要性,但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阻碍了该技术扩大利用。其中包括CCS项目成本昂贵,因该技术设计复杂且每个地点或位置皆有特定需求。
全球风力和太阳能价格在过去十年下降,使其成为更便宜的替代能源,但碳税尚未高到足以使CCS具经济吸引力。
CCS成本因运输和储存地各异 星国监管成本高于印尼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NUS Energy Studies Institute)研究员Alvin Ee引述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NCCS)和经济发展局(EDB)委托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加坡从工业来源捕碳的加权平均成本约每吨85美元(约人民币615元)。
此外,运输和储碳的成本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运输方式和储存地点。例如,运输CO2可能额外增加每吨16至31美元费用,而在离岸地点注入CO2的费用可能在每吨3至31美元之间。目前,新加坡碳税为每吨25新元(约人民币130元),2030年前将增至每吨50至80新元之间。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顾问豪柏(Grant Hauber)表示,CO2储存后,还需要进行广泛监测,确保未来几年不会泄漏回大气中。
他指出,储碳地点营运商通常需要保留50年的履约保证金,这基本上可确保他们保留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因应任何潜在泄漏或其它紧急状况。
相较之下,印度尼西亞监管仅要求对储碳地点承担最多10年的责任,而且未规定应拨出多少资金因应泄漏问题。 这意味着10年期满后,该地点的责任将落在印度尼西亞政府身上,任何碳泄漏都将增加該國碳排负担。
(图片来源:印度尼西亚CCS/CCUS卓越中心)
CCS须防止CO2泄漏问题 应确立用途避免漂绿争议
豪柏认为,出口CO2到印度尼西亞等国,在某程度上与塑胶废弃物的贸易相似,该地区许多国家不得不限制或禁止这些进口废弃物,因面临无法大量回收的问题。但若CCS产业能对其流程完整性提供有力担保,确保不会有CO2泄漏,这些国家的担忧可能会减轻。
在被推崇为气候问题解方之前,CCS已被用于通过将CO2注入深层的枯竭油气层以采收更多石油和天然气。但豪柏指出,将CO2永久储存在地下,可能比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更具挑战,因为需要更多技术专业,以确保选择的储存地点具合适的地质构造。
印度尼西亞能源转型研究院(Energy Shift Institute)总经理阿迪古纳(Putra Adhiguna)警告,应明确区分利用CCS作为支持化石燃料扩张的一种手段和将CCS作为气候解方,特别是在东南亚,因为前者可能被视为漂绿(greenwashing)。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计划通过CCS在印度尼西亞天然气采收项目中减少碳排,马来西亚在其Kasawari油气田也有类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