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加坡拟发展地下农畜 促进粮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

EN

新加坡正在落实「30·30愿景」(30 by 30)倡议以降低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在气候变化之下确保粮食安全,计划打造可同时进行农耕及畜牧的设施,并使用创新技术在地下进行畜牧。

新加坡部分农场采用室内LED照明和循环水养殖系统,产量比传统农场多出10至15倍。 (图片来源:新加坡食品局「30·30愿景」)

新加坡高达90%食品来自其他国家,因此在2019年宣布该倡议,目标是建立农产品的自产能力,以期在2030年前可满足全国30%的营养需求。这项目标也包含在「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并将有助于打造更强韧的粮食未来。

为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呼应联合国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加坡政府在2021年启动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推出绿能转型、重新规划城市与交通、绿色建筑等多项措施。

新加坡仅1%耕地 农粮业创新势在必行

根据30·30愿景,新加坡计划打造可以同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的设施,以解决粮食生产土地缺乏的问题。例如种植不需要光合作用的植物,并利用创新技术在地下进行畜牧,以确保适合生产的生态系统。这些设施将具备各种技术,协助可持续能源消耗,例如安装光伏板。

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在其网站上指出,「由于新加坡仅有1%的土地用于农业耕作,而且存在许多竞争性土地需求,因此农产品业在未来几年需要大幅提升生产力。 」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颜金勇表示,该国约有50%的食用鱼及蔬菜可满足适当的淀粉及蛋白质需求。他补充说,部分资源是从世界各地进口,以确保供应链保持弹性。

颜金勇谈到,30·30愿景是要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的资源供应。同时,我们也会储藏关键食品,以确保我们拥有正常的供应链。 」他也承诺政府将继续推动该倡议,以确保国家具有足够资源可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例如沙拉及面食。

相关主题
星国研究揭电商漂绿手法 逾半产品模糊宣称环境友善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