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星国研究揭电商漂绿手法 逾半产品模糊宣称环境友善

EN

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 of Singapore, CCCS)16日公布一项有关电商「漂绿」(greenwashing)行为的研究报告,发现约有一半以上网路产品在缺乏具体细节下宣称「环境友善」 ,而且约14%网络商品利用专门术语,使消费者难以理解或核实商品描述。

(图片来源:Pixabay)

漂绿指的是企业误导消费者,使其认为他们的产品或行为对环境友善,或具有比实际情况更大的环境效益。

共同参与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可持续与治理中心(Centre for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研究员在报告中表示,他们审查了100间电商网站上的产品。

据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的新闻稿,《环境友善》、《生态友善》、《绿色》及《可持续》等标示通常很模糊,而且容易夸大产品的实际环境效益。 他们发现,审查商品中有51%宣称「生态友善」,但缺乏支持细节或具体说明。

新加坡竞争委员会补充,「例如,有供应商声称其产品因含有10%再生材质因而『环境友善』,但如果营销方式让消费者以为该产品是100%再生材质制成,可能会造成误导。 」

利用专业术语混淆使用者的范例,包括帮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EVA(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产品贴上「环境友善」标签,尽管两者都是以石油为主原料的塑料。

新加坡竞争委员会建议供应商在标示上具体明确,并提供任何正确及清楚的支持信息,同时应避免「会暗示或传达该产品的环境效益超出实际情况」的标示,也认为供应商可使用消费者更容易理解的文字描述,并解释专业术语的含义。

该委员会表示,「为了因应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中发现的潜在漂绿问题,CCCS正在制定一套指引,为供应商提供更明确的规范,使其理解依照消费者保护法(Consumer Protection Act)可能构成不公平贸易的商品标示。 」

相关主题
新加坡拟发展地下农畜 促进粮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