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2》核能延役爭議多,台灣該研發小型核電SMR嗎?機會與風險一次看

加入收藏

(圖片來源:pixabay)

台灣將在5月17日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圖片來源:pixabay

在邁入非核家園前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下簡稱《核管法》)修法昨(13日)三讀通過,核電廠可延役最長20年,不過即便通過修法,核三廠2號機仍要在5月17日依法正式停機。

然而伴隨人工智慧(AI)發展帶動用電成長,以及實現淨零排放的轉型壓力,現行能源結構能否穩定運作,正面臨嚴峻考驗。傳統核能機組重啟與否,以及台灣是否需引進新一代核能技術,都成為社會討論焦點。

《RECCESSARY》推出「非核家園」系列文章,盤點核電歸零後的供電情況,並探討核能的存續發展,解析「非核家園」政策下的挑戰與未來性。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