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印度尼西亚总统大选委员会)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选于上周日(1/21)举行第四场辩论会,三名代表国民民主党、大印度尼西亚运动党、民主斗争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在可永续发展、能源、农业等议题上唇枪舌战,有分析认为候选人多在耍噱头与互相攻击,反而没太多政策上的讨论。
首先上场的是国民民主党(Nasional Demokrat, NasDem)副总统候选人穆海敏(Muhaimin Iskandar),他除了批评现任总统佐科的「粮食庄园」(food estate)计画,也指责政府没有妥善处理气候危机,并以国家预算为例,指气候相关的经费远比其他计画还要少,导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EBT)的占比降至17%。穆海敏不排除在上任后征收碳税,但同时强调应该以能源转型为优先。
大印度尼西亚运动党(Gerakan Indonesia Raya, Gerindra)副总统候选人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则支持当前政府的能源转型方向,并承诺延续「下游计画」(downstream project),禁止向外国出口原矿,以提高国内生产制造的附加价值,且预计将范围扩大至农业、海事及科技业。
吉伯朗誓言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持续推动生物乙醇(bioethanol)、生质柴油(biodiesel)和航空生质燃料(aviation biofuel),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也表达征收碳税的重要性,且预估将新增1,900万个工作机会,其中与环境可永续发展有关的绿色工作(green jobs)将有500万个,但他也表示,绿能转型成本高,目前许多企业仍无法从化石燃料走向低碳能源。
最后的民主斗争党(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 Perjuangan, PDIP)副总统候选人马福(Mahfud MD)同样把矛头指向「粮食庄园」(food estate)计画,指这项提高粮食产量的计画,反而没照顾到农民也对环境造成破坏,他因此提出两个主要工作计画,「农民以种田为荣」(Farmers are proud of farming) 和「海上胜利,渔民富裕」(Victory at the sea, prosperous fishermen),但对于能源政策方面着墨不多。
整场2小时的辩论会,不少专家认为候选人没有把握时间,针对议题进行有意义的辩论,倡议组织土地改革联盟(Consortium for Agrarian Reform, KPA)的秘书长黛维(Dewi Kartika)表示,候选人的讨论很肤浅,用了很多不重要的专有名词,而且大家都不知道真正的意义,尽管很多问题都提到策略性步骤,但始终没看到结果。
印度尼西亚环保团体「印度尼西亚环境论坛」(WALHI)分析认为,辩论会只提到能源产制的上游及来源,忽略整体能源供应链问题,尤其能源转型是雅加达抑制空污的关键因素之一。印度尼西亚非营利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主任雷纳德(Leonard Simanjuntak)也指出,无止境的开采镍矿,对海、空造成污染,且没有候选人讨论如何加快「脱碳」以及如何度过绿能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