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能源转型进度不如预期 印尼坦承2025年难达标

EN

印度尼西亚能源暨矿产资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SDM)证实,印度尼西亚无法在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3%的目标,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资金以及政策。

根据印度尼西亚政府与国家电力公司(PLN)的国家电力供应计画(Electricity Supply Business Plan, RUPTL 2021-2030),印尼规划在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23%,并预计今(2023)年6月达到17.9%,但10月数据显示仅完成12.8%。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ESDM可再生能源局局长尤多(Yudo Dwinanda Priaadi)认为,金融问题仍然是主要原因,还有印度尼西亚希望提升零件自制率,也对海外投资者造成阻碍,他表示,「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厂(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IPP)开发案找不到合作夥伴,而PLN又面临财务困境」,导致部分电厂营运日期确定得延迟一年至2026年。

印尼可再生能源计画受挫 环境评估、价格竞争力成阻碍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分析师博特拉(Putra Adhiguna)认为,除了金融问题之外,购电协议(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也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厂计画被推迟,例如国家电力供应计画中的水力和地热发电厂,就经常在与PLN谈判时碰到电价问题,因此「很多国家电力供应计画里的专案无法实现」。

印度尼西亚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Institute for Essential Services and Reform, IESR)的执行董事法比(Fabby Tumiwa)认为,按照目前状况,印度尼西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必须增至13GW,也就是每年得增加6至7GW,才有办法达标,「可是这个目标可能会很困难,依PLN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计划来看,过去3到4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厂的发电量能达到6至7GW」。另一方面,如果在短时间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也会影响到国内电力系统。

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业经济研究机构「ReforMiner Institute」执行董事科迈迪(Komaidi Notonegoro)也点出其他问题,例如要取得土地利用许可证,必须先经过环境影响评估,还有就是价格竞争力问题,就算绿能有接受补贴,其价格仍远高于燃煤发电厂。他表示,「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之一就是依赖PLN作为唯一买方,如果PLN不愿意接受开发商价格,开发商就没有其他选择了。」

相关主题
印尼2024年总统大选 盘点三组候选人能源政策
印尼COP28提需1兆美元净零 佐科挨轰没新承诺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