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印度尼西亚展现减碳壮志 提前五年净零

EN

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统筹部部长卢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6日表示,如果印度尼西亚获得财物和技术上的支持,可能在2055年就能实现净零排放,比政府2060年的目标提前五年。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超过六成的电力来自燃煤,使其成为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最大单一排放来源。

印度尼西亚一直以来和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富裕国家以及其他国家或单位合作,资助燃煤电厂提早除役。

卢胡特在新加坡「生态繁荣周」(Ecosperity Week)的会外会表示:「我相信,有了科技、合作、印度尼西亚的精神以及印度尼西亚的人民,我们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希望我们能在2055年实现,甚至更早。」

先前媒体报导,印度尼西亚为了满足国内能源供应,打算禁止出口液化天然气(LNG)。卢胡特响应,政府不会禁止出口LNG,「但国家利益还是会摆在第一位。」他也担忧LNG的供应可能短缺,表示政府会仔细研究情势,「大概两到三个月后就有答案。」

印度尼西亚在能源取得方面依然高度仰赖化石燃料。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印度尼西亚正试图投资再生能源及发展关键的矿产加工业,加快电动车的生产。

卢胡特表示,印度尼西亚有潜力生产342GW绿电,如地热能、风能和水电,这数字是印度尼西亚目前总装机容量的五倍,但需要资金挹注才有可能发挥印度尼西亚的绿电潜力。

延伸阅读:东南亚第三再生能源投资潜力:印度尼西亚地热能

卢胡特透露,印度尼西亚计划在廖内省伦庞岛(Rempang Island)投资太阳能,并发展太阳能板和半导体的制造业。

印度尼西亚已向《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提交正式的气候目标,其中包括计划于2060年实现净零目标。

为了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印度尼西亚政府一直与捐助国、银行以及基金会密切合作。这表示印度尼西亚对能够提前实现2060年净零目标非常有信心。

2022年,印度尼西亚达成了两项加速燃煤电厂除役的协议。其中最大一笔协议,包含美国和日本等富裕国家,同意提供200亿美元(约人民币1,427亿)的公共和私人资金给印度尼西亚。

这项名为「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的协议,能够帮助印度尼西亚扩大再生能源的使用,并辅佐在高污染煤炭行业的工人转行到清洁能源领域,也协助印度尼西亚的电力部门,在2030年就达到排放顶峰。

该协议的第一笔公共资金为1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能否在3-5年内获得这笔资金,取决于印度尼西亚的排碳峰值,以及电力部门碳排量是否能在2030年前达到2.9亿吨。

第二项加速燃煤电厂除役的协议是亚洲开发银行的「能源转型机制」(Energy Transition Mechanism, ETM)。该机制与发电厂公司达成协议,协商出燃煤发电厂前除役的条款。

2022年末,峇厘岛G20峰会的会外会签署了第一份ETM合作备忘录。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岛的660MW燃煤电厂将得到2.5亿至3亿美元的再融资,用于支付该电厂寿命结束前10至15年的提前除役费用。

免沦企业漂绿工具 专家吁印尼建立更公平碳市场
印度尼西亚拚减碳 盼成为该地区碳封存枢纽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