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成員國在能源部長會議上通過3項東協電網相關協議。(圖片來源:東協能源商業論壇)
東協電網合作再邁進,東協能源部長會議(AMEM)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登場,會中通過3項強化東協電網(APG)的區域合作計畫。就在會議前一日,亞洲開發銀行(ADB)與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也宣布啟動新的融資方案,承諾為東協電網注資至少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7億元),支持東南亞跨境綠電基礎建設發展。
東協能源部長會議登場,3合作計畫助攻區域電網
今年由馬來西亞擔任東道主的東協領袖峰會將於10月底舉行,成員國部長會議率先針對各項議題展開討論。能源部長會議與東協能源商業論壇(AEBF)於16日聯合開幕,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在致詞中呼籲東協各國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與合作。
安華強調,東協電網是區域能源合作的骨幹,串聯能源永續、安全與可負擔性目標。他表示,只要各國團結一致、朝共同方向前進,就能在平衡能源領域難題,為東協未來十年的經濟成長注入動能。
在開幕式上,主辦方宣布能源部長會議通過3項區域合作計畫,包括:
-
強化東協電網合作備忘錄(Enhanced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of the ASEAN Power Grid)。外界預料此合作計畫將加快跨境電網互聯,帶動多邊電力交易,但詳細內容尚未公佈,《RECCESSARY》詢問東協能源中心(ACE)尚未取得回應。
-
東協能源合作行動計畫2026-2030(ASEAN Plan of Action for Energy Cooperation (APAEC) 2026-2030),內容聚焦強化區域能源合作與互聯、增強能源安全與韌性,以及加速能源轉型,推動永續且包容的能源發展。
-
東協石油安全框架協議(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Petroleum Security (APSA)),取代2009年的東協石油安全協定(APSA),確保成員國在石油與天然氣市場不穩定時,仍可滿足區域內彼此的供需。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16日強調,東協電網是區域能源合作的骨幹,串聯能源永續、安全與可負擔性目標。(圖片來源:東協能源中心)
東協能源轉型資金荒,亞銀、世銀將挹注逾3千億
東協電網進展遲緩,部分原因在於資金不足。根據東協電力公用事業與監管機關(HAPUA)及東協能源中心(ACE)調查,要實現高比例再生能源發電,東協地區在發電與輸電設施方面的投資需求高達7,640億美元(約新台幣23.4兆元)。
在東協能源商業論壇期間,亞洲開發銀行(ADB)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兩大多邊銀行共同宣布啟動「東協電網融資倡議」(APGF),為區域跨境電網計畫提供多元融資管道。亞銀承諾將投入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7億元),世界銀行則將透過「加速永續能源轉型計畫」(ASET)提供首階段資金25億美元(約新台幣766億元),以支持東協電網建設。
此外,東協能源協會(ACE)也在活動中發布兩份最新研究成果:「東協能源投資2025」(ASEAN Energy Investment 2025)與「東協能源投資能力建構路線圖」(ASEAN Capacity Building Roadmap on Energy Investment)。兩份報告將作為各國推動能源轉型投資參考,盼藉此促進區域間合作與資金流動。
資料來源:ACE(1)、(2)、(3)、Busines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