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东盟区域电网有望整合? 双边电力交易是促成关键

EN

东南亚国家启动能源转型,朝净零排放目标前进之际,连接东盟(ASEAN)各成员的区域性电网或许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只不过,东南亚地理范围广阔、国家政策多样,业界人士认为,要克服区域电网的执行挑战,还得以双边电力交易作为基础。

(图片来源:iStock)

东盟电网整合挑战大 双边投资可作为开端

东盟电网的概念早在1990年代晚期提出,作为成员国在能源效率合作和开发再生能源的方式,但该计划在过去20年间停滞不前,如今随着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再受重视。

新加坡吉宝企业(Keppel Corp)子公司城市能源(City Energy)正在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旗下绿能公司Gentari合作,研究是否有可能建造一条连接两国的管线,以便新加坡进口氢能。

砂拉越州能源公司(Sarawak Energy,简称砂电)执行长沙比尼(Sharbini Suhaili)表示,区域性电力市场首先需要这些双边投资作为开端。他本月24日出席新加坡国际能源周论坛谈到,当人们对电力交易感到满意后,区域市场的逻辑就会变得更清晰。 这需要私部门来推动,但政府也应制定政策及框架来协助我们。 」

沙比尼指出,「在东盟建立区域电网是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这里非常多元且地理范围广阔,但如果我们不做任何改变,那么往后10年,我们仍会讨论同样的问题。 」

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匮乏 马国及印度尼西亚抢攻绿能出口

这间砂拉越州公用事业公司此前已宣布,正协商在2032年前透过海底缆向新加坡供应1GW水力发电。他也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如何以市场可接受的成本生产绿氢。如果研究成功,可能也计划出口至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执行长达尼夫(Dannif Danusaputro)在同场论坛上表示,该国已有一条通向新加坡的天然气管线,目前正研究透过现有传输管线出口氢能的可行性。

他也谈到,如果区域电网的连接可以再扩大,也能进一步释放该国的地热能潜力。根据政府数据,印度尼西亚掌握了全球约40%的地热资源。

新加坡可能是该地区国内可再生能源最匮乏的国家,该国在2021年11月及2022年6月发布了两次低碳电力进口的提案征求书(RFP),作为其电力部门脱碳以在2050年实现净零目标的计划之一。

新加坡在2021年11月及2022年6月发布了两次低碳电力进口的提案徵求书,以实现电力部门脱碳。(图片來源:Rodney Topor

双边协议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将是考验

然而,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去(2022)年皆对再生能源出口祭出暂时禁令,尽管两国已解除禁令。

可再生能源公司EDP Renewables亚太区企业执行长普安(Frank Phuan)指出,新加坡在寻求从邻国进口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应了解这些国家的需求。

他谈到,我们不要忘了大约在一年前,我们最亲近的两国邻国宣布禁止能源出口。 我们不能忘了那件事。 一年过去了,我想我们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也和经济因素有关。 」

他还提到,印度尼西亚除了最近与新加坡签署的跨境项目外,也计划打造长期的再生能源生产生态系,马来西亚则正在拟定能源交易政策。如何以一种让各国皆满意的方式来安排这些不同的资源,将是一大考验。

绿能人才需求持续成长 IEA:将面临缺工问题
东盟电网难抵偏乡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有商机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