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起海外绿氢开发案!睿禾陈坤宏牵线澳洲,抢攻兆元氢能产业

EN

绿氢能源强势崛起,各国政府近年纷纷推出法规以刺激氢能发展。 台湾能源整合公司睿禾控股近期签下了台湾首张与澳洲合作的绿氢开发协议H2U(Hydrogen Utility),预计2028年开始运送绿氨到台湾。为何睿禾选择与澳洲合作抢先布局氢能市场? 他们看见了什么商机?


睿禾控股董事长陈坤宏谈及澳洲生产绿氢的优势,并期盼有更多台湾企业投入绿氢产业链。 (摄影:许祖菱)

经过长达一年的台澳往返与评估,睿禾在5月2日宣布成为绿氢跨国专案H2U的台湾区独家合作业者。 睿禾控股董事长陈坤宏谈起在台湾导入绿氢的动机,来自2022年睿禾参与台南沙仑智慧绿能科学城BOT案。

当时,睿禾与宏碁成立了特许公司智禾金碳,在科学城园区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设备、智慧电网及能源管理整合中心,目标是在区内尖峰时段达到绿电渗透率100%。 陈坤宏表示,透过台湾现有的光电、风电可再生能源,要达到绿电渗透率80%并不难,但要达到100%,必须依靠储能或绿氢、绿氨的使用。

在公司研究团队展开绿氢研究的同时,他们也有机会参与台湾能源署与澳洲昆士兰投资部门的会议,进而发现了澳洲在绿氢生产上的优势。 澳洲的国土面积是台湾的130倍,拥有广阔土地、低廉地价、充足日照,这使得太阳能发电成本几乎是全球最低,一度绿电的成本不到新台币1元,相当于台湾绿电趸购价格的1/5。

举例来说,电解一公斤水需要消耗55度电。 在台湾,电解一公斤水制氢需要275元,但在澳洲只需要55元。 陈坤宏说,「这是绿电趸购框架下的台湾业者很难想像的。」考量成本优势,让睿禾决定与澳洲合作布局绿氢产业,为台湾的能源转型开拓新的道路。

睿禾与澳方签署海外绿氢合作开发协议H2U。 (照片来源:睿禾控股)

日韩早早领先布局海外绿氢,睿禾第一步:让澳洲认识台湾

H2U绿氢开发协议规划2032年年产400万吨绿氨,所生产的绿氢、绿氨部分会供应澳洲当地,其余出口。 由于液态氢运输仍在试验阶段,需将绿氢转化为绿氨后才能出口到台湾、日本和韩国。 第一期计画预计2028年完工,年产100万吨。

虽然这是台湾首张与澳洲合作的绿氢开发协议,但初期睿禾在澳洲寻找绿氢合作机会吃足苦头,发现许多专案已被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早早插旗。 陈坤宏提到,日韩因为人口稠密、土地狭小的限制,很早就在政府层面推动规划从海外进口绿氢,但有同样限制条件的台湾却还没跟上。

由于台湾未有明确的氢能相关法案,许多绿氢开发商对台湾政府与产业的需求一无所知。 陈坤宏谈到,「我们在初期谈合作时,经常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解释台湾是一个能源使用非常密集的国家,请他们开放空间让台湾业者参与。

为何台湾公司先前在绿氢海外合作上迟迟未能踏出第一步? 陈坤宏认为,原因可能是台湾产业长期以制造业为导向,缺乏从上游寻找海外合作机会的经验。 而睿禾希望能藉由促成H2U专案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绿氢合作案开发。

澳洲昆士兰州有多个大型氢能计画基地,照片为H2U专案预定地格列士敦(Gladstone) 。 (图片来源:睿禾控股)

陈坤宏看好绿氢发展,认为这将是台湾下一个兆元产业,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他分析道,「绿氢及绿氨可能带动的产业影响非常广泛。未来引入这种能源,需要修改管线和内燃机,还会影响农业的肥料体系。运输方面,大货车、船舶、飞机等也有可能改用绿氢燃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研究和开发。」

陈坤宏提到,台厂已经在氢能技术发展已经慢慢动起来。 今年,台达电宣布与英国上市氢能公司Ceres Power Holdings的子公司合作,利用台达的电力电子、控制、散热等制造优势,开发完整的固态氧化物氢燃料电池系统。 台湾制造的马达和电解槽,以及半导体产业的水资源处理技术,都有进军氢能产业链的潜力。

第二步优化绿氢成本,睿禾从降低能耗与政策支持双管齐下

台湾发展绿氢,除了找到便宜的海外绿氢来源,还能如何降低成本? 陈坤宏参考了澳洲政府与民间推动绿氢的路径,提出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是降低电解水的耗电量。 他以澳洲新创公司Hysata新研发的制氢电解槽为例,该技术透过材料科学和触媒转换,能以全球最高效率95%进行电解制氢,等于电解每1公斤水只需41.5度电 ,比起一般制氢电解槽的55度电大幅降低了能耗。

第二个方向是期待并促成政府推出稳固绿色产业的投资及补助政策,扶植并推动绿氢产业。 陈坤宏指出,以澳洲为例,他们在COP28后 提出了「产能投资计画」(CIS),目标是促成澳洲成为氢能生产与出口的领导者,这项计画有望带来数百亿澳元的投资。

其他领先地区还有欧盟,他们在2023年成立了欧洲氢能银行(European Hydrogen Bank, EHB),促进绿氢生产投资。 同年年底,美国也发布了《降低通膨法案》(IRA)中的洁净制氢补助(Clean Hydrogen Production Credit)拟议法规。 台湾政府是否能透过降息融资优化和财务工程来刺激氢能产业,产业界也正密切关注。

澳洲是台湾最大的能源贸易伙伴,国内约2/3的煤炭和1/3的天然气都由澳洲进口。 然而,澳洲也意识到化石燃料时代终将结束,必须投入绿能技术的研发。

陈坤宏认为,澳洲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台湾也应该在净零转型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合作方式,在新能源时代继续寻找双方合作机会。 「台湾不应该仅仅被动等待绿氢进口,而是应该积极创造海外的GDP(国内生产毛额),这是我们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后有东南亚追兵,陈坤宏吁台湾应保持绿色竞争力

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积极布局绿氢,印度尼西亚计划在2030年成为绿氢出口国,泰国和马来西亚也已经与外国企业签订了绿氢开发合作协议。 陈坤宏直言,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的竞合关系在未来十年相当值得关注。

陈坤宏强调,「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看待东南亚这个竞争对手。」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低廉的劳工成本,也能提供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试验场域。 台湾政府若在推动RE100(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的路径上稍有落后,初阶的制造厂就可能迁往电力排碳系数更低、绿电占比更高的国家。

然而,陈坤宏也在其中看到机会。 正如台湾的绿氢价格高昂,睿禾选择与澳洲合作,未来台湾也可以透过投资东南亚国家,将东南亚视为国土资源的延伸。 「如果我们发现无法在竞争中取胜,那我们就应该变成他们的伙伴。」他指出,灵活应对并积极寻求合作,将是台湾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印度尼西亚看好绿氢潜力,誓言最快在2030年成为绿氢或低碳氢能出口国。 (图片来源: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

从全民电厂到绿电交易! 阳光伏特家如何靠精准分析用电收服百家客户?
Back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