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宇
RECCESSARY 編譯

News
大阪世博2025開跑》從吸碳水泥到回收金屬,哪些國家館的永續亮點最吸睛?
2025年大阪世博會(Expo 2025)4月13日正式開幕,首日預估湧入逾14萬人,這場每5年一次的全球盛事將匯集超過150國的特色展館。今年的主題核心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吸碳水泥、再生廢金屬,到環保布料制服等設計,許多展館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RECCESSARY》帶你盤點這次展會在永續領域的亮點。
2025-04-14
News
IEA首份能源AI報告出爐!AI耗電5年內追平日本,再生能源有望成受益者?
國際能源總署(IEA)於10日發布首份「能源與人工智慧」(Energy and AI)報告,指AI掀起的資料中心浪潮,使科技業對能源及電力產業的影響更甚以往。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聲明中表示,AI是當前能源產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但政策制定者與市場尚未找到有效方式,全面掌握其潛在影響。《RECCESSARY》整理報告3大重點,帶讀者快速掌握。
2025-04-11
News
捷熱拼低碳轉型,砸千億在美合建藍氨工廠!年產140萬噸挑戰業界龍頭
日本能源公司捷熱(JERA)攜手三井物產(Mitsui)、美國化肥大廠CF Industries,計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興建一座藍氨(Blue Ammonia)工廠,預估年產能達140萬噸,挑戰業界規模最大的同類低碳能源設施。
2025-04-11
News
新加坡擴大碳權外交,敲定與智利、秘魯合作!年底將再啟新標案
為擴大碳權來源、增加抵換選項,新加坡近期積極拓展國際碳權合作夥伴,一週內相繼與秘魯和智利簽署協議。政府也預告將在年底前啟動新一輪海外碳權採購標案,希望透過多元途徑爭取高品質碳權,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
2025-04-09
News
川普對等關稅》美政策「3連擊」重創東協綠能供應鏈 ,大馬光電業首當其衝
東協潔淨能源產業正面臨第3波重大衝擊。隨著美國陸續調高對進口太陽能與風能產品的關稅,供應鏈壓力加劇,可能導致相關零組件出口下滑,進而削弱企業的再投資意願。對於高度依賴出口至美國的東南亞國家,像是柬埔寨、泰國與馬來西亞,衝擊尤為明顯。
2025-04-09
News
《歐盟氣候法》將放寬?減排9成中期目標遭批過嚴,擬借助國際碳權淨零
歐盟內部要求放寬氣候政策的聲音不斷升高,近日有重量級議員呼籲調降2040年減排目標,警告若規定過於嚴苛可能壓垮製造業,甚至導致去工業化。歐盟執委會也正討論是否允許成員國透過跨國減排合作取得碳權,作為自身實現氣候目標的工具。
2025-04-08
News
Ember全球電力報告:低碳能源首次突破40%,熱浪推升電力碳排創新高
英國能源智庫Ember最新年度電力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低碳電力占比首次突破40%,其中太陽能的發電量與裝置容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人工智慧(AI)等科技發展推升電力需求,頻繁的熱浪也帶動降溫設備用電攀升,導致全球化石燃料發電的碳排量再創新高。
2025-04-08
News
航運淨零靠碳稅或碳權?IMO成員國分歧難解,專家點出碳市場波動隱憂
國際海事組織(IMO)旗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7日展開為期5天的會議,聚焦航運業的技術規範、能源效率與污染防治等議題,其中如何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是否徵收「碳稅」成討論焦點。目前成員國態度分歧,尤其歐盟可能妥協,接受以碳權交易取代碳稅,使得外界關注此舉是否將削弱碳稅推動,甚至衝擊氣候融資進展。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