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閔茜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最新進展:哪些產業受管制?收費機制一次看懂

繼歐盟推出碳關稅「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後,美國也加緊腳步推出美版碳關稅法案「清潔競爭法案」(CCA),用以降低氣候污染與提高產業競爭力。《RECCESSARY》特別整理CCA運作模式與CBAM差異、對台灣影響,帶領企業與讀者認識未來的進出口須知重點。
2024-12-20
News

台灣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RE100最新報告籲風電國產化、躉購費率政策退場

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帶領企業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目前台灣已有超過120家外商及本土企業成為RE100會員。RE100台灣合作夥伴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9日)最新發表「RE100台灣2024報告」,點出RE100企業在採購綠電碰到兩大挑戰——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再生能源取得困難,並提出相關建言。
2024-12-19
News

「綠能蟑螂」掀光電躉購費率退場聲浪!太陽能何時走向市場競標?業界提2建議

經濟部12日預告2025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太陽能除了小型屋頂型躉購費率持平外,其餘級距維持穩定降幅。自2010年起推行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 FIT)是推動國內太陽能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2024-12-17
News

IEA首份地熱能報告:頁岩鑽探技術帶動地熱發展,2050年可滿足15%全球電力增長

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發布首份地熱報告,認為頁岩鑽探技術的快速進步,有助於釋放大量未開發的地底資源。若開發成本持續下降,2050年地熱裝置容量可增至800GW(百萬瓩),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15%,年發電量相當於美國與印度的電力需求總和。
2024-12-16
News

SRF是再生能源嗎?一文解析「轉廢為能」的製造過程與法規現況

固體再生燃料(SRF)被認為是減碳和垃圾「轉廢為能」的方法,但也因為伴隨空氣污染,陷入「是否為綠能」爭議,被外界放大檢視。《RECCESSARY》特別整理SRF優缺點與法規現況,帶領讀者認識SRF。
2024-12-13

7成再生能源貢獻來自民間!印度台商拚綠電,自發自用如何成為主流?

在美中競爭、地緣政治下,全球供應鏈版圖正在移轉,已有許多台商遠赴印度開拓商機。在這波成長下,印度綠電需求隨之提高,未來台商要如何獲得足夠電力來源?印度電力市場專家庫馬爾 (Anand Kumar)接受《RECCESSARY》專訪分享自身看法,企業除了進駐政府打造的綠能產業園區外,也能透過自備電廠,達到自發自用的效益。
2024-12-13
News

【更新】國內碳權首筆交易出現,這家公司砸10萬元買下台北101汰換燈具專案

國內碳權交易已經正式啟動,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建立資訊公開交易平台足以改變市場,碳定價機制啟動後,企業擴廠都需要考慮碳權、是否需要減碳設備等等資本支出,也能促進產業投入減碳換取額度。國內碳權交易平台自10月2日啟動後,兩個月後迎來第一筆交易。
2024-12-09
News

歐盟CBAM來了!哪些高碳排產業納管?台灣企業影響衝擊一次看

歐盟首開先例祭出「碳關稅」,2023年10月1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生效、2026年正式實施,引發企業爆發碳焦慮,甚至各國紛紛跟隨歐盟,研擬自家的碳關稅制度。為協助企業掌握全球碳排放的貿易新規,《RECCESSARY》特別整理歐盟CBAM的進展與企業的因應之道。
2024-12-06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