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渝

胡湘渝为《RECCESSARY》的产业研究员,主要聚焦于产品碳足迹计算、各国温室气体排放规范研究及产业碳排限制分析,协助企业布局减碳策略。同时,透过定期追踪国际碳市场动态、研究碳权发展趋势,提供切合企业需求的市场情境分析与减碳路径,并找出竞争优势。胡湘渝将以多元面向输出碳市场研究资讯,藉由政策追踪及产业面分析,提供接轨国际的市场观点。
联系方式: sherry.hu@reccessary.com
Research

碳费冲击台湾水泥业 以台泥、亚泥为例算出减碳成本效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推出碳定价政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对台湾企业而言,如何因应碳费政策以及有效实施减碳策略,已成为关键议题之一。 其中,水泥业作为高碳排产业之一,自然也承受着相应的压力与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碳费对水泥业的影响,以及该产业的应对策略。
2024-04-23
Research

台湾碳交所五年内碳权代表什么? 破解碳权年份迷思

台湾碳交所2023年底卖出首批碳权,并规定碳权年份须为五年内、须经核发机构认可等一系列标准。 其中,关于碳权年份应该在五年内的这项标准,背后意义究竟为何? 认证机构黄金标准(GS)认为年份的远近实际上并非优先考量因素,新加坡碳税则限制仅能使用2021年后的碳权,碳权的新旧是否真的会影响其价值?
2024-03-26
Research

东南亚碳定价制度为何分歧? Carbon Forward Asia研讨会深度解析

当前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月7日至8日在新加坡登场的Carbon Forward Asia集结了产业专家与学者,就市场现况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讨论。 与会成员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韩国及欧盟等地,并聚焦于两大议题,分别为亚太地区碳市场的发展,以及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的未来。
2024-03-21
Research

产品不是写「碳中和」就行 四大对策让企业避免陷入漂绿争议

近几年漂绿事件频传,该现象也逐渐引来各国政府的关切。 2024年1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消费者赋权绿色转型指令》,将禁止企业使用过于空泛的环境声明,如「净零」、「碳中和」等用词;美国《绿色指南》也 已进入法案修订阶段,希望能反映最新的环境标准。 随着国际上防漂绿政策愈臻完善,企业在积极减碳之余,也应厘清其中的法规风险,才能最有效地展现优势。
2024-02-21
Research

2024年碳市场焦点一览:欧美气候政策影响大、亚洲将成新兴舞台

当前全球碳市场正面临着关键时刻,2023年,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影响程度横扫全球;中国尽管受限于交易驱动力不足,碳价仍出现历史新高;而韩国为改善一再低迷的市场情绪,也推出了国家首个碳中和计画,国际市场的剧烈变化在在说明了碳市场在全球所展现的重要性。有鉴于此,《Reccessary》将聚焦回顾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以及2024年的政策展望,希望投资人借此掌握最新市场动态。
2024-01-24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